新型形式主义,需要认真对待
【热点链接】
随着“互联网+政务”的深入推进,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但是,各地政府的政务APP如雨后春笋般的生长出来,“互联网政务”在一些地方出现走样跑偏,不仅没有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反而空耗行政资源,徒增基层负担,沦为又一种形式主义。
【政策理论】
1.背景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2021年《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通知》,由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正式下发各地,目前,全国各地整治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要求合理规划政务服务APP、小程序、公众号的类别和数量,杜绝在线政务服务“形式主义”。
2.意义
(1)减轻基层人员的工作压力,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为民办实事。减少基层工作人员将大量的时间放在数据上传上,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真正的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
(2)减少信息之间的重复递交,提高政务办公的效率。基层工作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可能涉及民政、教育、医疗等多个部门,只有统一上报平台,才能减少基层的重复递交的问题。同时信息汇报统一之后,会减少信息传递更加直接,也能第一时间掌握问题症结所在,大大提高了上传下达,执行政策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3)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使用软件和APP ,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思考解决问题上,也就形成实干的工作作风,更能形成雷厉风行以问题为导向的良好作风。
(4)减少过度考核和层层推诿,压实主体责任。政务APP简化之后,考核也变得更加注重实及工作结果,而不仅仅是体现在数据上,也明确出了相关的负责人。
3.原因
(1)部分干部政绩观错误,看重数据不重实绩。干部的政绩观过于功利化,只注重“显绩”不注重“实绩”,对下级单位和基层情况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政务信息化。
(2)政务APP设计开发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国务院发布文件,各地政府在开始推行时,没有充分调研了解实际情况,缺乏统筹规划,更缺乏技术人才的支持,导致软件类型繁多,功能不符合实际需求,数据处理缓慢。
(3)督查考核机制不完善。督察考核检查工作比较多,将工作的好坏不考率的下放到基层,也是一种懒政怠政的体现,更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体现了监督考核机制的不完善。
4.对策
(1)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着力解决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
(2)全面调研统筹,摸清政务软件现存问题,进行整合调整。以行政机构为单位,统计各职能部门的政务软件数量,尽可能的精简数量、优化流程、减少递交程序,对于干部反映明确,群众不满意的软件要及时的修复。
(3)加强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着力解决督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强化结果导向。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不得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
(4)加强组织领导,为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提供坚强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一把手负总责,党委办公厅(室)负责协调推进落实,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加强政治巡视和政治督查,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干实事、作风好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为广大党员干部作示范、树标杆。
【知识运用】
在媒体采访中,一个基层干部感慨道:“我们日常的工作APP十几个,这还不包括政务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每天上班得盯着手机,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要点】
(1)结合社会实际,明确态度。例如:政务APP的出现是为了方便基层干部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但是过多的APP已经让基层干部疲惫不堪,疲于应付,它的作用已经背道而驰。
(2)结合工作实务,多角度进行分析。从危害的角度,例如:增加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打击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影响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工作停滞不前,效率降低;降低发现群众诉求的效率,解决群众问题的时间减少,引起群众不满;滋生形式主义,形成“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从原因的角度,例如:缺乏整体统筹和科学规划,倒置APP繁多复杂;领导干部思想意识不足,政绩观错误;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考核机制不科学等。
(3)结合实际,给出合理的建议。例如:整合APP数量,降低数量,优化APP功能;加强监督考核机制的改进,将群众满意程度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强化党管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的思想意识等。
(编辑:liyulu)